國學小知識:狀元是怎么來的?

2019-06-04 13:46:03 來源: 神州加盟網(wǎng) 有475人參與
  • 經(jīng)營范圍:少兒國學教育
  • 門店數(shù)量:1000家
  • 單店投資額:1~5
企業(yè)已備案
企業(yè)已認證
成交領紅包

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——殿試進士的第 一名。它為什么叫“狀元”而不叫別的呢?原來唐朝的科舉考試結束后,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,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,呈報給皇帝恩準,這份狀子里的頭名當時叫“狀頭”。這本是朝廷官員在完成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。后來人們覺得“狀頭”太不雅,于是改稱“狀元”了。

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于隋,確立于唐,完備于宋。明、清時期,殿試的一、二、三名,名稱確定為“狀元”、“榜眼”、“探花”,合稱“三鼎甲”。狀元的地位日益特殊,新進狀元一開始就被授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職。而明、清時期的翰林社會地位又特別高,擔任宰相者一般都有翰林學士的頭銜,所以翰林素有“儲相”之名,因為這個職位比較容易接近皇帝,所以升遷的機會比同榜的其他進士要快得多??贾袪钤撸粲行冶荒膫€皇帝招為駙馬,頓時會身價百倍,少不得光宗耀祖,更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,比現(xiàn)在的那些所謂的“款兒”、“腕兒”、“星兒”神氣多了!

從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,至清光緒三十年(1904)zui后一次科考,共1282年間,歷代共錄取有姓名記載的文狀元654名,武狀元185名。歷史上的第 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,zui后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。zui年輕的狀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的蘇瑰和咸亨四年的郭元振,當時年齡都不滿十八歲;年齡zui大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,他一生參加科舉考試幾十次,直到七十多歲才自薦考中了狀元,了卻“金榜題名”的夙愿!歷史上雖然出了個女皇帝武則天,卻很少出現(xiàn)過真正意義上的女狀元。只有清朝太平天國時期二十歲的女子傅善祥,參加太平天國組織的科舉考試而成為了“女狀元”。

“學而優(yōu)則仕”的封建時代,文人們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途徑?!笆旰盁o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”、“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這激勵著歷史上的無數(shù)學子臥薪嘗膽、懸梁刺股、勇跳龍門。中狀元者號為“大魁天下”,因其為殿試第 一甲第 一名,又別稱“殿元”。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,所以也別稱鼎元。但古代的狀元并不全部是殿試的第 一名。如唐朝的狀元鄭谷,當年殿試就不是第 一名,而只是第八。清朝的科舉考試對考卷文字書寫的要求很嚴格,康熙皇帝更是酷好書法,于是天下的士子紛紛勤練書法。這一風氣對狀元的擇取也產(chǎn)生了影響??滴跞甑牡钤?,原擬吳昺為狀元,但康熙皇帝喜歡第二名戴有祺的書法字,于是戴有祺便成為了欽點的狀元。更有甚者,據(jù)《十國春秋》記載,五代時期南漢的“劉龑(yǎn)定例,作狀元者,必先受宮刑。故羅履先《南漢宮詞》曰:“莫怪宮人夸對食,尚衣多半狀元郎。”

古代考中狀元并非易事,要經(jīng)過童生、院試、鄉(xiāng)試、會試、殿試幾個階段。殿試通常由皇帝欽命大臣主持。一旦高中狀元,披紅掛彩、敲鼓嗚金、騎馬游街、前呼后擁,好不威風。舊時一幅對聯(lián)生動地描繪了中狀元前后的境遇:

舊歲饑荒,柴米無依。走出十字街頭,賒不得,借不得,許多內(nèi)戚外親,袖手旁觀,無人雪中送炭;

今科僥幸,衣祿有望。奪得五經(jīng)魁首,姓亦揚,名也揚,不論張三李四,踵門慶賀,都來錦上添花。

標簽:
環(huán)亞楓葉藝術教育加盟
  • 1128 關注加盟
  • 14033 咨詢加盟

注冊會員-關注品牌-線下推薦-深層交流-確定成交 找項目就是這么高效

注  冊
猜你喜歡
  
  • 自然稻米線
  • 串意十足燒烤店
  • 東方童畫少兒美術
  • 家美滋西式漢堡快餐店
分享到:
微信客服
微信掃一掃
在線咨詢
回到頂部